按照“廉洁网络——2025”专项规划,全国公安机关将重点针对群众举报强烈的网络谣言,突出网络违法犯罪,持续加大打击整治力度,结合热点事件,立即发现和查处散布谣言的线索。今天,公安部公布了10起破获网络谣言的常见案件。案例一:刘某明、李某阳、方某清、盛某林虚假进行“上海老人捡到名包,从失主处拿走5万元”的图片。网络谣言案。近日,上海市公安网安部门发现,刘某明(男,34岁)经营一家物品回收店。为提高店内知名度、吸引粉丝,他与店员李某阳(男,25岁)合作,通过经纪公司招募方某清(男,62岁),前往太古汇并与发生了一段带有“上海”内容的视频。随后在短视频平台上发布,主播店思胜魔林(女,29岁)在视频中以女演员身份出现。该视频引起大量网友关注,大量网友给出负面评论,对当地形象造成负面影响,扰乱社会公共秩序。案例二:刘某峰在网络上编造、散布“进入云南省玉溪市必须缴纳200元”的谣言。近日,云南省公安厅、网络部发现,保卫处刘某峰(男,50岁)为了吸引粉丝、博取关注,在短视频平台上发布了“响应国家号召,即日起玉溪市政府决定:凡进入玉溪市,须缴纳200元城市维护费,随意离开玉溪一辈子!”内容的谣言信息引起网友广泛关注和讨论。误导当地民众,扰乱社会公共秩序。案例三:王某彪在网上制造、散布“女儿‘王苗苗’”失踪的谣言。近日,浙江省公安网信部门发现,王某彪(男,28岁)利用人工智能工具生成一篇内容为“女儿‘王苗苗’”的文章,以吸引粉丝、引起关注,并在短视频平台发布“喵被拍”的虚假信息,并附上网上找到的小女孩照片,引起网友广泛关注和讨论。被不少转发和搜救爱好者误导,扰乱社会公共秩序。案例四:李某江在网上编造、散布“四川德阳汽油爆炸事件”谣言。近日,四川省公安网安部门发现,李某江(男,58岁)为吸引关注、博取关注,在社交平台上发布“内容称,在四川省德阳市泾阳区东湖街道大地村,一辆开着坚固煤气罐的卡车在行驶过程中突然卡住并爆炸。该煤气罐的昵称是“山西大同地震”,随后利用视频生成工具AI生成了与文字对应的视频,并发布在社交平台上,配文为“大同地震现场:废墟和废墟”。 案例六:佘某辉在网络编造、传播“重庆市金科廊桥水乡发生6.8级地震”谣言。近日,重庆市公安网信部门发现,佘某辉(女,53岁)在短视频平台发布虚假灾害信息,内容为“震惊”。 “金科廊桥水乡3组6.8级地震”,误导大量网友关注和讨论,引发造成当地居民恐慌,扰乱公共秩序。案例七:刘某在网络编造、散布“山西太原一男子因驾车纠纷持刀刺伤男子”的谣言。近日,山西省公安网信部门发现,刘某(男,36岁)为了吸引关注、博取关注,以自己看到的一起普通交通纠纷为原型,生成“司机持刀刺伤他人”的误报,发布到短视频平台上,误导大量群众。网友关注和讨论,就会引发公共秩序。案例八:梁某鹏在网络造谣“山东潍坊一学生体检时因体温过高死亡”。近日,山东省公安厅网络安全部门梁某鹏(男,29岁)为了吸引粉丝、博取关注,将内容制作成短视频平台。7月8日下午2点27分,山东潍坊高密,12岁的李亮亮摔倒在热腾腾的塑胶跑道上,距离400米测试终点仅一步之遥。电子屏被殴打温度高达39℃,塑胶跑道表面温度超过50℃。 案例9:刘某源制作并传播“威海开学第一天学校倒塌” 山东省?”网络谣言案。近日,山东省公安和网络安全部门发现,刘某元(男,26岁)在短视频平台发布以“山东省威海市开学第一天学校倒塌”为内容的八卦信息,博取粉丝关注,误导大量网友关注讨论,引发当地居民恐慌,扰乱公众秩序。 订单。案例10:李某在网上编造、散布“佛山男子感染基孔肯雅热经抢救无效死亡”谣言近日,广东省公安网安部门获悉,李某(男,36岁)在短视频平台发布“佛山男子感染基孔肯雅热,抢救无效死亡”的八卦信息,误导大量网友关注和讨论,引起当地居民恐慌,扰乱公共秩序。以上行为将被追究法律责任。警方提醒, 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,我们必须谨言慎行。网民应加强对网络上各种“吸引眼球”信息的识别和识别,关注有关部门发布的信息,不造谣、传谣、信谣。网络空间的清洁需要每一个“手指”的力量。让我们共同努力,杜绝谣言的传播。